指導教授陳中明

背景: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運用在新生兒及早產兒呼吸支持已超過四十 年,但其肺保護效果和可能機轉尚未被探討,另在一肺沖洗動物模式中發現, 高震幅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較傳統型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可提供較佳 之呼吸支持效果。

目的:測試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可降低拔管後之呼吸器引發肺傷害,且其 可能機轉為影響肺部一氧化氮合成酶第三型表現之假說是否正確,另外亦測試 肺傷害大鼠在接受不同設定(傳統或高振幅)之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後,其換 氣效率、肺傷害嚴重度、及肺部壓力容積圖是否不同。 方法: 在測試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可降低拔管後之呼吸器引發肺傷害,且 其可能機轉為影響肺部一氧化氮合成酶第三型表現之實驗中,經過呼吸器肺傷 害三十分鐘後之大鼠隨機分成三組,分別接受自發性呼吸(七隻), 2.5 毫米吐氣管 (七隻) 5.5 毫米吐氣管(七隻)之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兩小時,之後犧牲並 比較其動脈氣血分析、肺沖洗液蛋白質濃度、肺傷害分數,及一氧化氮合成酶 第三型之表現差異。在測試肺傷害大鼠在接受不同設定(傳統或高振幅)之氣泡式 持續性呼吸道正壓之實驗中,經過呼吸器肺傷害九十分鐘之大鼠分成四組,分 別接受立即犧牲(三隻),自發性呼吸(八隻),零度(八隻)和一百三十五度吐氣管角 (七隻)之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九十分鐘,之後犧牲並比較其動脈氣血分 析、肺沖洗液蛋白質濃度、甲型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第六型,及肺部壓力容 積圖之差異。

結果:和拔管後自發性呼吸之肺傷害大鼠比較起來,拔管後使用氣泡式持續性呼 吸道正壓之大鼠有顯著較高之動脈氣血氧氣分壓、顯著較低之肺沖洗液蛋白質 濃度、肺傷害分數,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第三型之表現,而兩組使用不同吐氣管 管徑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之大鼠在動脈氣血分析、肺沖洗液蛋白質濃度和 肺傷害分數上則無明顯差異,但使用 5.5 毫米吐氣管管徑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 壓之大鼠有統計趨勢上較低之一氧化氮合成酶第三型表現。 在使用不同吐氣管角度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的實驗中,肺傷害後使用一百 三十五度吐氣管角度之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大鼠較肺傷害後自發性呼吸大 鼠有顯著較低之肺沖洗液蛋白質濃度,肺容積,和介白素第六型濃度,肺傷害 後使用一百三十五度吐氣管角度(高震幅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較使用零度 吐氣管角度(傳統型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之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大鼠 有顯著較低之介白素第六型濃度,而兩組使用不同吐氣管角度氣泡式持續性呼 吸道正壓之大鼠在動脈氣血分析的比較上無顯著差異。

結論:拔管後使用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可降低大鼠呼吸器引發之肺損傷, 而抑制肺部一氧化氮合成酶第三型之表現為其可能的機轉。拔管後使用高震幅 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可降低呼吸器引發肺損傷大鼠之肺部發炎反應和肺泡 過度擴張,且高震幅較傳統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可提供較佳之肺保護效果。 關鍵詞:震幅、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呼吸器造成之肺傷害、一氧化氮合 成酶第三型、肺支氣管發育不良,肺泡過度擴張。

關鍵詞:震幅、氣泡式持續性呼吸道正壓、呼吸器造成之肺傷害、一氧化氮合 成酶第三型、肺支氣管發育不良,肺泡過度擴張